青岛蓝谷投建10万吨海水淡化项目 一期2017年底启用
明年底,青岛蓝谷新区的居民将喝上淡化海水。10月17日,青岛蓝谷海水淡化产业园及装备制造基地项目签约仪式暨德国ITN公司投资洽谈会在青岛香格里拉酒店举行。会上,记者了解到,在青岛蓝色硅谷海水淡化产业示范基地内,将建设总规模达10万吨的反渗透海水淡化示范工程,一期工程2017年底投入使用。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青岛蓝色硅谷海水淡化工程示范标杆,为蓝色硅谷新区建设乃至青岛生活、市政用水提供水资源保障。
青岛水务、贵州水投、巴安水务、德国Itn公司与青岛蓝谷管理局签署投资合作意向协议
青岛蓝谷投建10万吨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
17日上午,青岛蓝谷海水淡化产业园及装备制造基地项目签约仪式暨德国ITN公司投资洽谈会在青岛香格里拉酒店举行,青岛水务、贵州水投、巴安水务、德国Itn公司与青岛蓝谷管理局签署投资合作意向协议。依托青岛蓝色硅谷海水淡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10万吨反渗透海水淡化示范工程。
青岛蓝谷管理局副局长王学东在致辞中介绍,“十三五”期间,海水淡化作为重要的战略性新型产业,引起了社会各个层面的高度重视,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和社会力量正投入到海水淡化这一伟大的事业当中。青岛是国内最早开展海水综合利用的城市之一,海水淡化走在全国前列,制定了全国第一个城市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规划,被确定为国家级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示范城市和产业基地。
记者了解到,今年年初以来,青岛蓝谷积极与国内海水淡化权威领域科研机构对接,先后与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中国水利企业协会脱盐分会、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天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建立科研合作,同时为推动海水淡化的产学研协调发展,通过与青岛水务集团公司、上海巴安水务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水处理行业的龙头企业建立产业合作,孵化培育汇集了一大批与海水大话产业相关的中小微初创企业。
青岛蓝谷拟建第三个国家级新能源海水淡化示范工程
记者了解到,此次示范项目设计规模约10万吨,选址位于鳌山湾,总投资约3亿元。项目将在能源利用方面实现新突破,在全球范围内第一次利用海浪发电完成海水淡化,避免了以传统能源换水源的问题,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为我国海水淡化事业发展探索新途径。目前青岛蓝谷正就海浪能海水发电模式申报第三个国家级新能源海水淡化示范工程。
“在青岛蓝色硅谷建设10万吨/天的海水淡化示范工程,将为青岛地区提供优质的淡水供应,缓解淡水的短缺。大规模海水淡化示范工程的建设及运行将为水处理药剂、设备、配件等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发展机遇,促进水处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青岛蓝谷招商处处长程谋松介绍,建设10万吨反渗透海水淡化示范工程,旨在打造青岛蓝色硅谷海水淡化工程示范标杆,实现工程科学布局、有序实施,促进海水淡化成为蓝色硅谷乃至青岛地区重要的水资源补充,为蓝色硅谷新区建设乃至青岛生活、市政用水提供水资源保障。
“在青岛蓝色硅谷地区大力发展海水淡化产业,不仅可有效地缓解淡水资源的不足,还可充分利用青岛海洋科研基础、带动相关工业加工与配套产业的发展,推动市场需求日益增长的海水淡化装备制造业,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程谋松介绍,10万吨/天海水淡化示范工程集生产、科、研等多项功能为一体,为海水淡化用国产设备如高压泵、能量回收等设备的应用测试提供平台,为国产相关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助力。此外,项目建设过程中,涉及多种膜类、滤芯等部件,随着项目的建成投产,将带动高分子复合材料等行业产品的需求,促进国内高分子复合材料行业的发展。
一期工程2017年底投入使用 产水满足国家饮用水标准
记者了解到,此次蓝谷海水淡化示范基地项目的建设,将通过特许经营类PPP模式,邀请青岛水务集团公司参与项目海水淡化水场的建设运营,双方签署项目合作框架协议及供水特许经营协议。目前项目一期5万顿工程已基本完成项目选址、可行性方案编制等前期工作,2017年底投入使用,届时工程产水吨水能耗小于4.0kwh,产水水质满足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要求。二期工程设计规划正在积极跟进。
据介绍,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是青岛蓝谷八大涉海科研产业发展方向之一。为发挥蓝谷在海水淡化科研和产业领域的引领和示范作用,目前蓝谷已经启动了集海水淡化技术研发、科学实验、应急调峰、战略备用、科普展示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开放性综合海水淡化示范项目建设计划。
“下一步,我们将以先期建设的海水淡化水厂为基础,逐步建立一套服务于新技术、新设备实测展示的标准化模块操作流程,充分发挥示范平台服务科研、服务产业的能力。”程谋松告诉记者,未来蓝谷还将依托中国水利企业协会脱盐分会的行业影响力,打造蓝谷海水淡化科普展馆,为海淡行业新技术、新设备提供发布、展示平台,提高市民对海水淡化水的认同和理解。